CN/EN
新规落地,恒泰利华助力农药行业废盐处理升级
点击浏览:1次 日期:2025-05-07

在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当下,农药行业迎来了一项关键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——《废盐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(农药行业)》(HJ 1360-2024)。该标准自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,针对农药生产过程中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废盐,在收集、贮存、运输到处理、利用和处置等全流程提出了明确的污染控制要求,也为相关环境管理和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。而山东恒泰利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废盐微波热解技术,恰与这一标准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,为农药企业合规高效处理废盐带来了新的曙光。

企业微信截图_17465985946537.png

一、农药行业废盐处理面临严峻挑战

农药生产工艺复杂,在合成、分离等环节会产生大量废盐。这些废盐中除了氯化钠,还夹杂着各类有机污染物、重金属以及未完全反应的原料。传统的废盐处理方式存在弊端,如简单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,还存在污染物渗漏风险,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不可逆污染;焚烧处理则面临着高温能耗大、易产生二噁英等剧毒污染物的问题,处理成本高昂。随着环保监管趋严,农药企业亟需一种既能满足环保标准、又兼顾经济性与资源化潜力的废盐处理技术。

二、新规核心要点解读

1.全流程污染控制:新规要求从废盐产生→收集→贮存→运输→处理全链条管控:收集环节必须使用耐盐腐蚀的复合包装,且在非取用状态时严格密封。贮存环节仓库需遵循GB 18597的要求,地面防渗+防盐腐蚀,并配备废气收集净化设施。运输过程则需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规定,保证运输安全,防止污染扩散。

2.处理技术“严选+严控”:农药企业应依据废盐特性和后续利用处置需求,合理选用处理工艺及技术。处理设备要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,实时监测与调控关键运行参数。在处理过程中,废水、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都有严格标准。例如,废水需分类收集、分质处理,优先回用,外排需达标;废气方面,有机卤化物废盐处理时,二燃室需抑制二噁英生成,其他废气和恶臭气体也必须净化后达标排放;固体废物如不合格产物、粉尘等,需妥善收集并按规定返回贮存库或返工处理。

3.资源化利用导向:新规鼓励处理后废盐可作为工业原料重新投入使用,但明确禁止直接或间接用于食品、药品、饲料、水产品等与人直接接触的领域。这就要求处理后的废盐需满足纯度、无害化、稳定性三大硬指标。

三、恒泰利华微波热解技术:新规下的最优解

1.高效净化达标:恒泰利华的微波热解技术能在1小时内实现TOC(总有机碳)去除率可达99.9%,使再生盐TOC符合新规对废盐处理产物纯度的严苛要求,可直接回用于离子膜电解等高精场景,实现"废盐→原料"的闭环。

2.精准控温节能:通过“分子共振+梯度控温”技术,精准控制热解温度在300-700℃,避免过度加热导致的能耗浪费和设备结焦问题。纯电驱动模式下,较焚烧工艺节省60%能耗。若搭配绿电使用,更可实现“近零碳排”,在节能减排方面远超传统处理方式,与新规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高度一致。

3.设备稳定与便捷:针对化工企业用地紧张、生产波动大的痛点,恒泰利华创新推出模块化撬装设备。撬装化设计使得设备安装无需大规模传统基建,建设周期短,占地面积少,可灵活布置在企业生产场地内。同时,设备选用耐腐蚀材料,运行过程中不结焦、盐粒不结块,保障了长期稳定运行,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风险和维护成本,满足了新规对处理过程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潜在要求。

image.png

编辑搜图